最新网址:www.ikan110.cn
滔天的大火依旧在熊熊燃烧,明火不断地往上蹿,一直将高览的整个营寨焚为平地,才稍微黯淡了一些。
但冬末春初季节,地面依旧有大量枯叶,枯草。特别是周围丘陵、小山头,长了很多树木,火焰顺着地面的植物,开始向其它地方蔓延。
灰烬中残留着热浪余焰,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糊味。浮阳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,飘荡着无数灰色的颗粒,笼罩了整片城池。
第二日清晨,焚烧植被形成的颗粒化为灰色的浓雾,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,城北的城门大开,一支军队浩浩荡荡地出城北上,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。
高览收拢残卒三万余人,退兵三十里外。这次大战,他损失一万多人,倒不是伤亡有多大,而是大火中失踪了很多人马,有不少人走散了,迷失在附近山林里,到现在还没有归队。
当时的战况就是高览营寨占据了浮阳去北皮城的官道上,双方于中间的平原上大战。臧霸部从西侧突袭了他们的营寨,在击溃马延部之后,又立即攻打高览本部,相当于和东面的公孙瓒一起两面夹击高览。
两面包夹芝士,身后是敌人援军以及大火,前面是正面敌人。高览部的士兵只能选择往北逃或者往南逃,如此四散逃窜,加上天黑了营寨方向火势又大,走散的被追杀的不知凡几。
不过有一点还算幸运,那就是派出去的焦触部由于来不及攻打城池,前军就大败了,因此建制保持得很完整,归队之后,成为了目前唯一能战的部队。
一场大败之后,军心涣散,正需要休整。高览强行打起精神,命令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躯,重新开始修建新的营寨。
结果还未到傍晚,晌午时分,西南方的官道上,就缓缓而来一支队伍,打着“鞠”字旗号。
按照路程来算,鞠义本应该傍晚才到浮阳。但高览兵退三十里,一来一回,缩减了路程,使得鞠义刚好是在中午遇上了高览。两人碰面,得知情况之后,鞠义就原地先与高览结营,然后再派人去北皮城通知文丑。
文丑得到消息,再派人去通知那边才刚刚启程不久的袁绍。差不多是在火烧高览营寨后的第三日中午,袁绍在南皮城外知道了高览被击退的事情,虽然生气,亦无可奈何,只能继续赶路。
第三日文丑也到了浮阳,紧接着第四日袁绍领大军亲至。与高览残兵会合,总人数接近十万。浩浩荡荡东进,抵达了浮阳城下,十万大军人山人海,无边无沿。
袁绍刚到就开始修建营寨,铸造堡垒,前几日大火烧了一座山,将周围的草木烧光之后,由于没有了连续的山林,县城周围的农田成为了天然防火带,农田里的杂草被烧光,地面一片荒芜,火势于是逐渐得到控制。
将大火扑灭之后,袁军就立即从更远的方向开始砍伐树木,在城外已经荒芜的平原上修建营寨,不同于之前的木质营寨,这次外围开始用石头垒砌,形成石制围墙,将整个营寨圈起来。
然后又从城西北的小河挖槽取水,引入营内,再利用水和泥土,垒石涂泥,用火来烤制,修建寨墙,墙上有垛口,防御力比之先前高览修建的营寨强出何止一倍。
同时又搭建高台,修筑望楼、塔哨、制造攻城器械,营寨外围挖上壕沟、陷阱,各营寨门口再摆上大量拒马、铁蒺藜、陷马坑等等。
整个浮阳城外一夜之间像是变成了一片大型工地现场,到处都在挖掘、建造、施工,人来人往,分工明确。
此时此刻,城头上依旧是挂着公孙的旗帜,旌旗招展,锣鼓喧天。城楼附近,臧霸荀攸太史慈黄忠等人挑头观望,看着远处城外的袁绍大军忙得热火朝天,一副长远打算的模样,几人都是面面相觑。
“袁绍这是打算在这修建一座城池吗?”
太史慈纳闷不已。
荀攸沉吟道:“他们是把我们当做公孙瓒了,势必要把公孙瓒困死在此地。”
“看来要打一场硬仗了。”
黄老爷子今年已经四十七岁,按理来说,在汉代已经算是可以自称老夫,但身子骨硬朗,体魄依旧强悍,目光看向远处营寨,眼中一片火热。
他的年纪大,但资历和战功都不高,在青州诸多将军中,排位仅次于末席,比之年轻的太史慈和赵云都低,自然不服气。
因此他需要更多的战功,更多的胜仗,来奠定自己的地位。
臧霸说道:“我们还是不要和袁绍硬碰硬,我们的任务是拖延时间,不是要和袁绍决一死战。他既然选择要铸造营寨,来围困我们,那我们就等他修建好,至少也得十天半月,到时候我们就直接走。”
荀攸站在城楼上,脸色凝重地看着城外袁绍军紧锣密鼓的部署,摇摇头道:“袁绍还是不容小觑啊,恐怕我们想走也没那么容易。”
“不就是三座营寨吗?围三阙一,咱们以前不也经常这样?”
臧霸不解问道。
相比于之前高览的营寨,袁绍亲至之后,不管是安营扎寨,还是人数兵马,都比之先前要严谨和浩大数倍。
一座营寨于城西北角,辐射西门与北门。一座营寨于西南角,辐射西门与南门。
最后一座营寨于城西外,属于正面进攻的一座营寨。
正所谓“围师必阙”,三座营寨以犄角之势,将南北西三门堵住,放开东门口子,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攻城阵型。
围三阙一在《孙子兵法》中是行兵打仗八大原则之一,极为重要。
除了要留给敌人余地,不能让敌人抱着必死的决心玉石俱焚以外,最重要的,也是在配合《孙子兵法》中另外一条“十而围之,五而攻之,倍而分之”的思想。
比如说,城内有三万人,而你有十万人。如果你四面包围敌人,每面城门放二万五千人,那么在单面城门上,其实人数是少于敌人的。
古代一座城池不大,一般在数平方公里范围,然而从一个城门支援到另外一个城门,总归是需要一定的时间。
因此当你四面包围敌人,每一面兵力要少于敌人的时候,反倒容易被逐个击破。
所以古人行军打仗,攻城略地的时候,一般会选择一面城门作为主攻,集结大量兵力,来给敌人制造正面压力。同时另外两座城门为辅攻,牵制一部分敌人兵力。
最后再放开一座城门,也就是围三阙一,但并不是真的不管不顾,而是在城外埋伏兵马,等敌人从被放开的城门出逃时,再忽然杀出来。
这已经属于非常常规的攻城方式,不仅是封建时期,历朝历代,包括我国近代的抗日战争,解放战争,都多有围师必阙的打法,如长平之战,麦城之战,再到近代的三峰山之战,鲁西南战役,都是如此。
虽然这种打法在野战之中并不适用,比如刘邦在白登山就被围的水泄不通,但在围城作战中,却属于常态,汉末曹操、唐初李世民、宋代岳飞、明代戚继光等,都将这条法则奉为圭臬。
之所以说这么多,是想表达此次袁绍进攻浮阳之时,所有的排兵布阵,以及安营扎寨的部署,都到了非常完美的地步。
哪怕在历史上袁术属于失败者,但在成为天下第一诸侯之前,依旧保存着他的理智。此时亲临城下,集合麾下谋臣与自己的智慧,彰显出了自己的实力。
事实上即便是官渡之战,他的一切布置都没有任何问题,属于非常标准的军事部署。若不是身边有个高级二五仔许攸带路,光去乌巢一路上沿途的所有哨卡与游骑,再加上前线各部守军,就够曹操喝一壶的。
不过围三阙一,并不代表就没有破解之法。因为他们可不止城内这三万兵力,刘备已经在快马加鞭赶回来,到时候青州军主力加上洛阳大军,一同攻打袁绍,必然可以解浮阳之围。
然而荀攸却没有那么乐观,他指着北面与南面,说道:“你再好好看看。”
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。
浮阳城属于渤海南段的一座城池,地形地貌主要以平原为主,少量丘陵与河流。
战国时期,此地属于齐与燕的边境地带,双方时常互相攻伐,导致此地人迹罕至,在后世的黄骅、海兴一带,数百里没有人烟。
渤海湾一带,离得最近的城池,就已经是浮阳,离海边有一百多里地,中间没有城池,只有一些渔村和乡亭。
公孙瓒和刘备瓜分渤海之后,前线很多百姓都往更南或者更东的方向迁移,反倒使后世黄骅、海兴一带,慢慢有了一些人气,有了一些村庄和田园。
而浮阳渐渐荒废下来,周围的田地,早已经无人打理,城北有一片小山丘陵,山下布满了破败的田舍,杂草丛生,林木森然。
城南也是如此,除了层峦叠嶂的树木与竹林以外,就只剩下长满蓬蒿的田土,和城外已经被舍弃的房屋。
城西就更不用多说,那是从北皮城过来的主要官道,道路两旁原本也有大量的农田,一座小山包,以及一些林木。林木之前就被高览砍伐一空,小山包也被烧得精光,田园上现在还铺满了草木灰。
因此袁绍抵达之后,再想修筑营寨,就只能从城南和城北的森林里砍伐树木。源源不断的树木被送入营地内,成为了营寨各种设施,周围的树木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。
而剩下来的,就只有东面那片广袤的原始丛林。也就是之前公孙瓒藏身于城东的那片区域,林木森然,即便数万人马藏进去,也如水滴流入大海。
荀攸继续说道:“袁绍故意围南北西三城门,只留下东城门,就是因为三座城门外围光秃秃一片,已无遮挡。而东城门外林深似海,草木旺盛,看似城外没有兵马,但只消在林中埋伏一军,我们将会彻底陷入死境。”
“袁绍这是打定主意,一定要将我们覆灭于此呀。”
太史慈接过话茬。
臧霸想了想道:“原来如此,我们出来时,只带了二十日粮草,如果明公未能在二十日之内逼迫袁绍撤军,恐怕我们就要全军覆没了。”
荀攸摸了摸下颌山羊须,眼中露出闪闪精光,微微一笑道:“其实我们也不必如此慌张,袁绍部署确实精妙,且他的魏郡亦留有大军,即便明公猛攻,短时间内,也确实有可能将我们围杀,但我们依旧有绝对可以逃生之法。”
“逃生之法?”
臧霸忙问道:“军师是何妙计?”
荀攸目光望向北方,从容淡定地道:“无妨,几日之后,便自见分晓。”
他不说,众人也就没有继续问。
青州军接管了浮阳城,袁绍在城外紧锣密鼓地开始修建各种防御工事。
既然选择了用寨墙和石墙,工程量自然要比木栅栏高得多,北皮城成为了粮食中转站,由张郃看管,沿途全是哨卡与游骑,民夫、辅兵来往络绎不绝。
十万大军,除开每日防备的兵马以外,大部分人都进入了作业状态,曹操一夜铸城,袁绍没那个本事,花了足足四五日才修完。
不要以为这个速度很快,实际上算慢的。秦始皇征数十万人,修几千公里的长城,也只用了九年时间。
古代大多数木质营寨,一般一日左右就能建好。只需要在营地门口挖上壕沟,外围用木质栅栏圈起来,再摆上拒马铁蒺藜等防御工事,就算是一个临时营地。
袁绍铸造的营寨比城寨规模低一点,比木寨规模高一点。外围是墙寨,内部依旧是木质结构。以袁绍十万大军再加上数万民夫辅兵的规模,即便是建一座城市,估计也就十天半个月的功夫。
营寨修好,三出营地内部又分为多个营盘,袁绍又命令大军开始推土式作业,于城外一箭之地,开始挖掘土堆,建起壕沟,同时让后勤工匠加紧制作攻城器械,准备来日大战。
一切的一切,都是为了防备公孙瓒的骑兵部队。可谓是步步为营,稳扎稳打。到了开战之日,公孙瓒的一切部署,都将成为泡影,已是瓮中捉鳖矣。
可惜袁绍根本不知道,此时城内的兵马早就已经不是公孙瓒,他的骑兵也早已经离开,沿途走时,所有痕迹都被遮掩。
城东树林中还留有之前留下的很多新鲜马粪,为的就是迷惑袁绍,让他以为公孙瓒的骑兵依旧在附近。
虽然大批斥候探马分散出去,到处寻找,但东部区域实在广阔,数百公里范围,如大海捞针。
因此袁绍采取谨慎手段,以大势一步步压进,为的就是稳操胜券。
数日之后。
一切部署皆已经完成,大战之时,终于即将到来。
http://www.ikan110.cn/txt/140394/39532231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ikan110.cn。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ikan110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