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三章年少万兜鍪(九)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春秋各半字数:4866更新时间:22/11/04 07:33:18
最新网址:www.ikan110.cn
    在地龙翻身的边缘地带。

    已经有人带着口袋,拿着干粮往受灾最重的地方走去。

    要是有人认为这些人是要前去救灾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

    他们想的就是,如何才能够找到更多的金银,这样才能够让他的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。

    当然也有良心未泯的人,可毕竟这是少数。

    天灾过后,来到的就是人祸。

    南京小朝廷的些官员和大臣们在想着发财,地龙翻身的边缘地带的人也在想着发财,似乎这个世界,所有的人,都在围绕着财富在活着。

    事实也确实如此。

    毕竟“马无夜草不肥,人无横财不富”吗。

    由于地龙翻身的距离,离着京师很远,还不在崇祯能够有效的控制之下,所以一些消息的传播,速度就很慢了。

    即便是已经发挥出了更多的人去查找守在的来源。

    在没有网络和通讯不发达的时代,这就是一个硬伤。

    好在地动仪虽然不能够预测地震,提前做好评准备,可大致的方位也能够给出来,可以让官府还没有接到当地人守在的真实情况。

    就立刻进入准备阶段。

    “皇上,据地动仪给出来的位置,应该是南方,根据震动范围的大小,具体地点就在常德府那一带。”

    道院的会议室中,坐满了各部门的人物。

    就连被徐光启一直雪藏的王盈和阚玉树都被拉出来了,要用到的就是他们的数算,需要具体的计算方位,和大概能够造成的损失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最大效率的调动雍州和冀州所有的物资。

    本来这段时间,邢氏作为物流转运使,是会搭着顺风车,去辽东一趟会会自己的情郎的。

    这一次还没有出门就被留下了。

    如今需要他的物流,来最为最后一块物资运输的补充。

    最中央挂着一张大地图。

    崇祯在上面找到了常德府的所在地。

    地龙翻身的忠心就在常德府,可受灾最大,范围最广的就是整个湖广。

    湖广自古有鱼米之乡的说法,“湖广熟,天下足”首见于明代李釜源撰《地图综要》内卷:“楚故泽国,耕稔甚饶。一岁再获柴桑,吴越多仰给焉。谚曰‘湖广熟,天下足。’”

    明代湖南粮食外运数量相当大,如1429年(宣德四年),“复支运法,乃令江西、湖广、浙江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于淮安仓”。

    1472年(成化八年),定全国运京师粮共400万石,其中湖广、江西等地“南粮”324万多石,占绝大部分。到明代后期长江下游的粮食多依靠湖广等地供应,如安徽的徽州粮食“大半取于江西、湖广稻以足食用也”。粮食产量的增加为粮食生产的商品化提供了前提条件。

    明初由于政府采取了招抚流亡、放还奴隶、劝课农桑等有利于经济恢复的政策,全国人口迅速上升。1371年(洪武四年)国都南京的人口达20万人。据明嘉靖《长沙府志》载,1391年(洪武二十四年)长沙府的人口达50.9l万人,这在当时是个可观的数字。

    这样一处繁华的地方,遭了天灾,还是在夜深人静,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。

    到底会有多大的伤亡和损失,崇祯连想都不敢想。

    从没有这一刻,崇祯对自己手中的权利这么无力过,心中还对着自己能够把外敌都挡在长城之外。

    就等着清理了全国的蛀虫,立刻就能够专心的对付关外的建奴,和一直对大明不是很友好的蒙古人林丹汗。

    可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点起色。

    就被老天爷一下子差点打回了原形。

    “距离有点远啊,路途也不是很顺利。”

    崇祯早就不是那种拿着地图比划着,看起来很近,自己很快就能够到达的地图盲了。

    别看放大后的地图只有两尺的距离,鬼知道这样的两尺之地,到底要走多长时间才能够到达目的地。

    而且当地的官府要是不配合的话。

    也会耽搁更久的时间,从而错过了最快速的救援时间。

    “咱们的官道,还没有修建过去,而且整个湖广的范围太大,救援所需要的物资和人手也会更多。”

    李长庚看过了道院整理出来的而一些数据。

    可不是那些空口白牙,说一句“好惨”就能能糊弄过去的。

    他早就习惯了以数据来准确的判断大明的各处偏差,可这一次拿到的数据,还是恨恨的震撼了他一下。

    每一处损失,看起来只是一个数字后面加了一个零。

    可那都是人命啊。

    更比说后面的财富,折合成的金元。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    只要多看一眼,李长庚就要使劲的呼吸了,心跳的厉害,他都不知道大明需要收多长时间的税,才能够填补的了这么大的一个窟窿。

    建设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。

    更何况是要从一堆废墟当中重新建设,安置流民,消除伤痛,一件件事情,全部都是在付出,没有任何的进项。

    就连一直嚷嚷着要建造铁甲战舰的徐光启,如今也不吭声了。

    拨款应该能够要到。

    可现在最先要处理的就是流民的问题。

    历史上,不知道多少朝代,都是没有处理还流民,最后没了的。

    一扫六合的大秦,似乎也是因为如此,要不然那会有什么陈胜吴广。

    “晁刚,你训练出来的新兵现在有多少?”

    崇祯看了许久的地图,会议室也有人讨论了许久的方案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言之有物,可都是说的天灾,没有人说到人祸,似乎这个时代人,都是道德模范,永远都不会因为自己心中的贪婪做出不可饶恕的罪过。

    实际上都在悄悄的避开。

    不想用这一次的天灾,来考验人性。

    可作为皇帝,崇祯就不得不从最坏的可能入手。

    晁刚精神一振,以他对皇上的了解,这一次湖广那一方面,皇上因该是接着这一次天灾,不但要赈灾,还要把扬州一带全部清理干净。

    上一次派孙传庭去往衮州之前的方略,本来就是要先把扬州清理干净的。

    可因为棉花的缘故,只能率先对衮州下手。

    在崇祯开始问话晁刚的时候,所有人都停下了讨论,静静的等着自己的任务。

    “回皇上,如今已经训练出来了两万人,随时可以扩充到各个队伍当中,也可以重新成立一个编队。”

    一直以来,晁刚的募兵宫锁都没有停下过。

    如今从京师辐射到了周围的各县,也都建起了当地的募兵司,招收的人员虽然分散了,可一旦需要集合起来的数字。

    比他一个人专门在京师训练的人手都多。

    每三个月就能够新练出来一批士兵,速度简直不要太快。

    “那就另立一支队伍,你觉得这支队伍交给谁去带领最合适?”

    队伍的建立,如今都是军部的事情,内阁是插不上手的。

    而代表军部的人,从坐在最前面的洪承畴,到最后面还没有离开京师的满桂,都是坐直了身子,等着自己的机会。

    洪承畴是要扩大自己的威望,而满桂则是要证明自己的实力。

    底下的一批小将官,也都是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。

    崇祯自己也没有好的人选。

    洪承畴可以,可是洪承畴要是离开了冀州,那么冀州又要谁来主持军务?

    毕竟还管着边军,面对的就是皇太极和林丹汗这些猛人,随便一位尉长,被升任为将军,一开始根本就镇不住场子。

    若是被皇太极和林丹汗钻了空子。

    到时候大明的损失可就大了。

    另外卢象升也是可以的,只是他身处西安府,根本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,哪怕是快马加鞭的送信去西安府。

    时间上也来不及了。

    所以启用新的将领,就是唯一的办法。

    面对大明内部,主场作战,而且是已经受灾了的地方,没有复杂的关系网,只需要参考参谋们弄出来的大致方针。

    就不会出现多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就算是真的要打起来,在火枪兵无敌的威名之下,崇祯相信也能够很快的取得胜利。

    崇祯目光看向军部的那一排人。

    略过晁刚,崇祯需要晁刚继续训练士兵,不能轻易的动弹。

    在王冲的身上多停留了片刻,对于王冲的军事素养崇祯是认可的,可是放走了王冲京师外面的卫武军谁来带领?

    卫武军的统领,必须要兵法精通,还要忠诚。

    这两样在大明一时半会很难找得出来。

    坐在王冲背后的陆鸿轩和许昌也想要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,虽然一个守卫道院,一个需要临时出去保护需要保护的人。

    那也是功劳。

    可面对平定一州的军功,没有谁愿意放过,而且是一步登天的机会,只要做的好,扬州将军就非他莫属。

    虽然只是垫底的粉嫩新人。

    可毕竟也是走到了将军的行列,跨过了不知道多少人,都没有跨过的门槛。

    最后就是满桂,崇祯把满桂的定位,就是对战蒙古人的先锋。

    是需要现在备战,以后打到瀚海,有效的控制蒙古地盘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    的奇兵。

    “既然诸位都不说话,朕就要开始点将了。”

    崇祯内心的纠结,旁人是看不到的。

    “洪承畴。”

    “到。”

    洪承畴立刻起身,声音洪亮的回答。

    尽管知道这一次不会有他的机会,可心里还是有着一种渴望。

    渴望自己能去扬州,刷一下自己的威望。

    “朕命令你,即刻启程去往锦州亲临一线,时刻盯着皇太极他们的动向,一旦有攻打大明的企图,立刻就给朕打回去,不能让任何一个敌人越过大凌河堡。”

    这是底线。

    一旦大凌河堡失陷。

    建奴们就会拿到大明的火枪和火炮,从未威胁就会成倍的增长。

    让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宁锦防线,重新进入战火纷飞的过去,之前投入的所有建设,都会因此而损失。

    更别说因此而引起的恐慌,死去的那些士兵和百姓了。

    “臣,接令。”

    洪承畴心中踏实下来,没有了选择,就做好眼前的所有事情。

    面对关外的建奴,也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换位思考一下,皇上做出来的这个决定,也是一个无奈之举。

    在洪承畴接令之后,立刻就有一张军令调遣的公文新鲜出炉了,拿着军令洪承畴就出了会场。

    如今的时间紧急。

    地龙翻身的动静很大,没有任何办法遮掩,相信皇太极和林丹汗也能够很快的道道准确的消息。

    “满桂,朕命令你带着火枪骑兵,巡防古龙口,马兰峪和喜峰口这一段的大明长城,严防死守一切来犯之敌,特别是林丹汗的蒙古人。”

    满桂的骑兵队伍,现在也已经补充完毕,就是火枪训练的时间还很短。

    不过也勉强够用了。

    姑龙口的后面就是密云,李标也驻扎了一支五百人的队伍,可要想防住长城沿线,还得机动性强的骑兵才成。

    “臣,接令。”

    满桂的心中有点失望。

    原以为自己是最有机会的那一个,现在看来,皇上对外敌的防范,胜过大明内部的矛盾。

    他自认为领兵于洪承畴他们相差不远。

    可到底不是一开始就跟着皇上走的那一批人。

    毕竟才能重要,然而忠心更加重要。

    很快,满桂也出了会议室,带着自己的手下,快马往马兰峪行去。

    “陆鸿轩暂领扬州将军,你立刻带领新兵出发,清理扬州,朕在给你配一个副手,高阳县的孙承宗也该活动活动了,顺路请他出山。”

    崇祯也是没有办法了,自己的手上也就这么多的人手。

    可不敢掉以轻心。

    陆鸿轩也算是矮子里面拔高个,其实他是属意卢象升的手下刘希尧的。

    只可惜依然是距离太远。

    就看陆鸿轩干的如何了,配上孙承宗在军事上应该没有问题。

    “臣,领命。”

    陆鸿轩激动地不能自己,这么多的大佬,能够轮到他,他知道不是自己的本事厉害,而是运气太好。

    辽东的李过,粱甫,刘体仁等等,那一个不是响叮当的名将。

    奈何机会不在他们的身上,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王冲,洪承畴走后,冀州关内的这一部分的安全的稳定,就看你的了,别只是守着京师的一亩三分地。”

    走了一人,就要填补一人。

    现在能够使用的也就只有王冲了。

    “臣,领命。”

    王冲起身大声道。

    刚好也能够暂时的避开自己的妹妹王盈,谁能够知道,计划不如变化快,自己设计好的戏本,忽然就被一场天灾给破了。

    如今眼看着王盈将要出道院。

    自己却要满冀州的跑,那就是皇上给他的机会。

    简直是一石好几鸟。

    满意的不能再满意。

    边上坐着的王盈却是毫不在意,活总有干完的一天,王冲也总有回到家中的一天,等着就是。

    军队上的安排做完了,现在就是要看内政方面了。

    这一点才是真正的重头戏。

    人员的分配,官员的调遣,物资的使用情况,还有救援以及对流民的善后处理方法。

    每一样都在考验着崇祯手下的这个还没有完善的朝廷制度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7017k


  http://www.ikan110.cn/txt/151782/43340694.html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ikan110.cn。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ikan110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