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五十五章举杯便可吞吴越(三)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春秋各半字数:4946更新时间:22/11/04 07:33:18
最新网址:www.ikan110.cn
    王家恩宠,高弘图已经从袁可立的口中听出来了。

    对于这位老友,尽管已经老了,可识人的本事还在,崇祯皇帝手段了得,能够凭借着一己之力,用一种匪夷所思的办法,掌控了整个朝堂。

    到底是对于朝廷争斗弱了一些。

    某些布局,实际上在许多人的眼中,都是明摆着的事情。

    高弘图相信,袁可立能够看出其中的门道,当时开会的时候,那些坐在会场的人,也或多或少都会感觉到。

    嫉妒或许会有。

    可更多的则是心中振奋。

    既然王冲能够享此殊荣,是不是他们这些朝臣,文武百官们要是做出了成绩,也可以享此殊荣?

    有了榜样,这些人自然就会更加的要位大明出力了。

    谁要是拦着他们,不让他报效朝廷,说不得还会换来一个世代仇恨。

    而实际上,就在这次的会议内容,暗中传播了出去之后。

    不管是洪承畴,还是卢象升和孙传庭等等这些武将们,都开始认真的研究起了大明周围的那些小藩国。

    就连文臣们,也破天荒的看起了地图。

    然而,所有人得出的结论就是。

    翻阅了不少的书籍,找到的有用的东西很少,就是大明对于周边国家的地图,也粗糙的只是随便的划了一条线,写上了一个名字。

    至于面积有多大。

    人口有多少,经济,军事实力有多强,都是一片模糊。

    洪承畴在书房中,把挂着的地图一把给撕成了碎片。

    “混账玩意,画的什么狗屁地图,也就皇上仁慈,大明以前的朝臣们都该死。”

    不怪他这么生气。

    之前都是在和建奴们打仗,根本就用不到那么遥远的地方的地图。

    可现在眼看着就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大事,将要发生了,可看地图的时候,上面就一各名字。

    做多就是一些书籍上面记载着,那一个小藩国前来大明朝拜,然后赏赐了多少的宝物。

    “这些人不但资敌,还连敌人具体是个什么样子都不知道,难道读圣贤书的人,都是这么办事的?”

    洪承畴在书房内,来回的走来走去。

    随即仿佛是下定了决心。

    立刻就在书桌上写了一封信件,仔细的看了看其中的遣词造句,确定没有遗漏,也没有让人看起来模棱两可的话。

    才拿出了一封信封装了进去,然后用上了自己的冀州将军印。

    “来人。”

    忽然高声喊道。门外立刻就有一名侍卫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“将军。”

    “把这封信,走军队的邮驿送往洪承畯的手上。”

    “是,将军。”

    随着物流转运的壮大,其中一部分分为民用,另一部分就是军用和官府信件,公文的传递,而走军队的邮驿,现在算来是最快也最安全的。

    要是然给自己的家人送信的话,安全上的保障虽然更高,可速度根本就快不起来。

    也算是前所未有的奇怪事情了。

    毕竟在以前,所有人都在相信着自己的族人,可到了如今的大明,官府的力量,总是能够吓人一跳的。

    当然,前提就是,必须做好统筹规划,还要有最好的马,和最稳定的四轮马车,重要的是要修建一条平稳,宽阔的官道。

    不然还是一团乱麻。

    **

    李长庚最近也是睡不好觉。

    每时每刻的都在想着关于那一次在风雅楼开会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分封制,当真不错。”

    然而,只要看到自己搜集过来的地图,就眉头蹙了起来。

    见惯了如今的大明,手绘的最新地图,像这种以前属于绝密的地图,就再也无法入眼了。

    两者的精细程度,在李长庚看来,曾经的那些地图画的都是狗屁不通。

    “好好的画技,都去画山水花鸟了,就不知道在地图上面先点工夫?难怪皇上看不上原来的那些琴棋书画,实在是路子走的太偏了,完全放弃了那种毫无美感的地图绘制技巧。”

    琴棋书画曾经是儒生们最骄傲的东西。

    现在也依然是他们最骄傲的东西,可这些东西,已经赶不上大明的发展速度了。

    在道院他是看过不少的大匠们用尺子画图的,线条没有水墨画的优美,却又有一种工整的美感。

    “哎,现在的儒生啊,早就不是最初的那一批儒生了,除了之乎者也,就连射箭,剑术都被斥作为旁门左道,难道当年夫子仗剑周游六国的时候,是用嘴在和人讲道理?”

    本来一代人更胜一代人才对。

    却不知道从什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    么时候开始,居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。

    就算是大明出了一个王阳明,似乎也没有挽回儒学的颓势。

    反而更加让某一群人肆无忌惮的觉得,自己都是心学的领导者,只有自己学的才是最正统的。

    实际上呢?

    谁不知道这些人葫芦里买的什么药?

    不过是在给自己做事的时候,找了一个最好的,最不容反驳的借口罢了。

    私心太重的心学,早就脱离了人的道德标准。

    可上升到了道德至上的道德。

    那玩意还能被称之为道德吗?

    自己都守不住,却又偏偏让别人去守,李长庚回过头来看看当年的魏忠贤,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?

   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,去批判自己的对手。

    可后来了?

    只落了一地鸡毛。

    被皇上扫进了工程队,幸好还能够废物利用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“对学生的教育问题,必须抓紧了,高弘图做的是不错,可到了京师,上了朝堂之后,不知道还能不能守住自己的初心,希望不会让皇上失望吧。”

    喃喃自语道,顺手把那一张粗糙的地图,揉成了一团仍进了废纸篓里面。

    他没有说的心里话,就是不要然他失望。

    更不要让朝堂的所有文臣武将失望,多少人都在等着大明的学校,源源不断的培养人才呢。

    毕竟,往后可是要开疆扩土的。

    没人可不行。

    没有人才就更加的不行。

    他已经尝到了这种好处,招进来的学生们,虽然出身各不相同,可只需要按照规矩做事一旦问题都没有。

    若不是如此,他一个堂堂内阁首辅,那会闲的下来。

    每一天的公文,就会让他忙的昏头转向。

    想着这些,又拿起来了最新的一期报纸看了两眼,张鹤鸣的笔锋还是很犀利的,从各个角度阐述了养殖场的好处。

    然后又写了一篇关于奶粉厂的文章。

    其中说的最多的就是,奶粉厂可观的利润。

    也只有更高的利润,才会让所有余钱的人为之疯狂,据他所知,现在到处都是找门路,想要开办奶粉厂的。

    他的首辅案桌上,这样的批文也有很多。

    然而,他还是必须谨慎。

    这是为了下一代的辉煌着想,可不想因为一些急功近利的人,随便开办的奶粉厂,害了这一代的小孩子的健康。

    若真的出现了这样的问题。

    他怕是也一样会名留青史。

    只是换了一个方法而已,那就是遗臭万年。

    估计自己死后的坟绝对会保不住,哪怕只是一个衣冠冢,都会有一些人,会想尽办法给他找出来,然后倒上一桶大粪。

    只要一想到这样的恐惧场景,心中就暗骂张鹤鸣在报纸上用力过猛了。

    完全可以徐徐推进,一点一滴的来。

    “来人,备车,去袁府。”

    高弘图来到了京师,他是知道的。

    而且一来京师,就住进了袁府当中,对于袁可立这样的老狐狸,李长庚可不敢轻易的疏忽。

    **

    一夕畅谈了之后。

    高弘图对于如今的京师,如今打大明,整体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。

    之前在高阳县的时候,除了从报纸上得到一些消息,就是从县衙之中的官吏口中知道一些消息。

    可大都是雾里看花,看不真切。

    “是不是感觉,现在对许多事物有了更新的理解?”

    这已是来到袁府的第二天了。

    这天早上,在吃过早饭之后,袁可立又邀请者高弘图小坐片刻,他心中明白,就在昨天高弘图进京的消息,已经传到了皇上的耳中。

    也就在今天,很可能宫中就会有命令传来,招他前去问话。

    “其实,还是原来的那些规矩,只是现在更加的严谨了一些,也能够被深刻的贯彻下去,说真的,你我都知道,只有一项政令,能够贯彻下去还不走样,才是最难能可贵的。”

    高弘图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。

    做过御史,做过巡抚,也做过工部侍郎。

    正因为做的事情多了,也杂了,才会深刻的体会到,“政令不走样”是多么的难得。

    在有宋一朝的王安石。

    此人的厉害程度,也是有目共睹的。

    所有的变法都是为了强大大宋,可最后呢?

    从新法次第实施,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,其间将近十五年。在这十五年中,每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    项新法在推行后,虽然都不免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,但是,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,“富国强兵”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。

    国家增加了“青苗钱”、“免役宽剩钱”、“市易息钱”等新的财政收入项目。

    可后来这些所有的变法条目,都成了苛捐杂税压在了老百姓的身上。

    从而让大宋有了短暂的辉煌,又瞬间跌落了下来。

    不是这些变法不好。

    而是有人看到了变法的利益,把好好的一场让大宋强大的变法,弄成了中饱私囊的手段。

    还大言不惭的说,这都是朝廷的命令。

    结果朝廷没得到多少的好处,却背了最大的一个黑锅,还没有办法去说理。

    毕竟没人信啊。

    所有的官府信誉,可都是在一次次的变法之中消耗矣尽了。

    “你呀,就是这么爱较真,不过话又说回来了,当时的儒生们,可都是世家出身,这些人不为自己的家族着想,家族培养他们出来干嘛?可现在不同了,知道不同的地方在那里吗?”

    袁可立摇头失笑。

    自己的老朋友,是个怎样的人,他是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能够放弃了南京的礼部尚书,其魄力也可见一斑,也就恋权的马是一个马士英,姜曰广他们最后被软禁在了马府出不来。

    两者相互一比较,高下立判。

    “不同?不同的地方在于,皇上知人善用,还敢于大胆的提拔一些穷苦出身的人去做官。”

    高弘图仔细的思索了一下,回答道。

    中规中矩,没有出彩的地方,也算是现在大明所有人的共识。

    “就只有这些?”

    袁可立面无表情的继续问道。

    再知人善用,人一旦走到了高位,总是会发生一种莫名的心态变化。

    用皇上的话来说,就是“人飘了,不知道自己姓啥了。”

    而且让他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就是,“奴才作了主人,是绝不肯废去“老爷”的称呼的,他的摆架子,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,还可笑。”

    而奴才,在之前可都是儒生们眼中的穷人,老百姓。

    这一点,袁可立不会否认。

    也没有办法去否认。

    尽管不少的人都在喊着“为民做主。”

    实际上确实是在“为民做主人”。

    所以能够让这些人,规规矩矩的按照皇上的意思去办事,那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,还要雷厉风行,很有威慑力才可以。

    为此,每一段时间,都会有人因为各种各样分的原因,被送去的工程队。

    好在,对整个大明官场来说,这样的人,还在少数。

    要是多了起来的话。

    就又会回到了原来的样子。

    贪赃枉法的依旧存在,搜刮民脂民膏也不会少。

    或许其中还会有人攀比,要是在做官的时候,贪的少了,还会被同行笑话的。

    而这些,在袁可立做官的那些岁月里,可是没有少听到。

    “对于贪赃枉法的人,绝不姑息,立刻处理,还有就是俸禄给的足够多,可以让做官的人衣食无忧。”

    高弘图想来想去,能够想到的就只有这么多了。

    “俸禄给的多,让人衣食无忧还不错,可银子是白的,眼珠子是黑的,这些人真能忍得住不贪财,恐怕不见得吧,还有就是,进工程队,难道要比族灭更让人恐惧?”

    袁可立继续反驳着。

    人这一生,在大部分的生活中,可以什么都没有,但不能没钱。

    而做官的时候,来钱最快的方法就是贪赃枉法。

    这一点,每一个朝代,已经用了不之大多少人去试过了,通过的也就寥寥无几。

    稀缺的比天上的流星都少。

    高弘图一时怔住,他仔细的观察过了许多的人和事,发现只要最上层的那些大臣们不出问题,底下的人就会很少出问题。

    就算是出了问题,也会立刻被发现,进行纠正。

    清廉因此而始。

    难道这样的理想状态不对?

    “看来你还是没有看明白,皇上振兴大明的方法,就是在换整个官场,说一句改朝换代都不为过,可为何就没有一些人跳出来指责皇上做的不对?”

    袁可立低着头认真的说着。

    他没有看高弘图诧异的眼神,自顾自的接着说道:“因为皇上用的手段虽然粗糙,可也最有效,给了一批利益,已经让许多人好好的消化一段时间了。”

    “更重要的是,皇上的手中有枪,无敌的火枪,谁来反对都不好使,最好的下场不过是去往工程队中走一遭。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乐文


  http://www.ikan110.cn/txt/151782/44960167.html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ikan110.cn。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ikan110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