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商人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倔强的小蘑菇字数:2151更新时间:22/11/05 07:00:38
最新网址:www.ikan110.cn
    大宋靖康元年五月初十,夜已深,但河东宣抚使司衙门里却依旧亮如白昼。

    此刻,李纲坐在上首位,看着眼前的折子,这位老者不禁凝眉苦思起来。或许是因为夜里的温度太低,就见他披着一个大氅,双手还不断的揉搓着。

    “宣相,要不咱们再把那炉子点燃吧……”曹溪在一旁伺候着,看着李纲的动作,不忍提醒道。

    李纲却是摇了摇头,不觉间又叹了一口气:“哎!算了,咱们还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,可百姓们呢?”

    曹溪明白,今年这种天气,河东大部分地区的粮食都要欠收。现在虽然看不到什么,可一旦到了秋收,那才是要命的时候。

    “苦的还是老百姓啊……”

    刚说完这句话,李纲突然看到了张元干的奏章,然而当他才翻看了一两行字,却立即对着曹溪吩咐道:“幼平啊,刘子明那小子有没有奏章传过来?”

    寿阳和太原相距并不远,那里有什么风吹草动自然瞒不过李纲。况且,还有张元干这么一个“内应”。

    至于那个送公函的文轩,此时早已回到了太原。但不知怎么回事,远在一百多里以外的寿阳,几乎所有的事情,他都了如指掌!

    只是今日发生的事,文轩却并不清楚。因为那人正在唐府做客,也不知和唐老爷子在谈着什么。

    其实此刻的李纲还真不知道刘文昊在寿阳又搞出了什么新花样,这么说吧,在端午节之前,张元干就想把玻璃和棉花的事情都和李纲汇报一下,特别是推广棉花一事,他并不想让刘文昊在这里“乱来”。

    但对于张元干的想法,刘文昊则没有同意。毕竟在这么一个敏感的时间段,让一部分百姓不种粮食,一旦让李纲知道了,那可讨不到什么好处。

    改种棉花来试验可行性,那是要承担相应的风险的,真要是百姓饿了肚子,就以寿阳此刻的人口来说,那绝对不是小事!

    还有,玻璃厂的建立以及温室大棚的试验,这都需要时间。刘文昊可不想所有的事情都在萌芽状态就被李纲毙了,所以才会拖了这么几天。

    昨日,在众人的努力之下,功夫不负有心人,玻璃制品终于被大家研究了出来。

    而当第一炉玻璃出炉以后,不仅是马昂、庞海等工匠,就连张元干和邵兴等人,也都震惊了。

    虽然大家现在不明白玻璃和琉璃之间的差距在什么地方,但大家在看到这神奇的一幕以后,都觉得寿阳城如果有了这样的玻璃厂,绝对会一飞冲天!

    让百姓不种粮食又能如何,只要有了玻璃,有那么一个好的销路,大家就不怕饿肚子!

    当然,在这个时候,问题还是很多。比方说火药这里,因为直到现在,马昂等人也依旧没有研究明白。

    即使是用来开山裂石,这火药的效果依旧差强人意。没办法,现在玻璃厂所需的石头,几乎都是用人工的方式,一点一点从山上弄来的。

    刘文昊未雨绸缪,他晓得,玻璃虽然还没有上市,但以后玻璃的需求量会非常的大。所以,现在不说拿火药对敌,哪怕只是用来开山,那么也不行。

    玻璃的主要原料就是石头,因此这数量就不用多说了,光靠买,毕竟不是那么回事。

    现在开山挖石头,都是人工拿着铁锤铁锨一点一点弄。人力有穷时,得需要多少人力能搞定那么多的量?

    这两样搞完,还有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,那就是种师中换防河东一事!

    前些日子,文轩为何会突然来到寿阳?不还是为了这个吗?而刘文昊所在意的,不仅仅是种师中,还有驻扎在汾河之畔的金人!

    也就是说,历史虽然有些改变,但既然种师中已经来到了河东,那么就说明这战火在不久的将来又要来临了!

    所以,刘文昊才会如此着急!不过话说回来,一旦战火来临,刘文昊的系统也将随之开启了!

    因此他不敢再冒险做什么事,一切都是稳扎稳打。但即使这样,在外人看来,他的那些做法还是不太成熟。

    李纲看着张元干的奏章,不由得摇了摇头,自言自语道:“糊涂啊!这刘子明怎么会转变的如此之快呢?你张仲宗怎么就任由那小子干这样的事呢?”

    其实李纲现在满脑子浆糊,实在搞不懂那两人在寿阳到底在忙些什么。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刘文昊的奏章到底写了什么,可左等右等,也不见曹溪回来。

    无奈之下,李纲只得站起身,从宣抚使司衙门里走了出来,朝着驿站的方向快步走去……

    而与此同时,远在寿阳的刘文昊则正在自己的府邸,设宴款待几个来自天南地北的商人。

    刘文昊之所以设宴,正是为了玻璃的销路。眼前这么几个商人,有奔着邵兴来的,也有老道士吴青云找来的,他们的目的,也是为了见识寿阳出产的玻璃。同时也是为了各自的利益!

    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?说是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商人所追逐的,不还是这些利益吗?

    “刘大人,那宝贝草民已经见过了,现在还不好给出一个价码,不过草民以为,如果这价格还能再低一些的话,销路不成问题……”

    开口说话的是一个五旬左右的老者,此人名叫祝天成,出身于淮南西路的寿春府。这些年间,他一直在两河做买卖,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商人。

    刘文昊知道,大宋是历朝历代唯一长期不实行“抑商”政策的朝代,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举措,商人才会有如此的能力。

    什么叫买卖?那可不仅仅只是把东边的卖到西边去,里面的学问,就算是侵染一辈子的祝天成也不敢说十拿九稳。

    甚至,生意场上绝对要比那战场上还要凶险!祝天成开口说话,自然是想要进一步压低玻璃的价格,以此来争取更多的利润。

    有了第一个开口的,自然就会有第二个。刘文昊要的就是这样的气氛,在祝天成说完之后,他微微笑了一下:“祝员外,今天咱们聚在这里,为的就是那玻璃,既然你开了口,那么本官也不会不给你面子……”
  http://www.ikan110.cn/txt/152243/43014905.html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ikan110.cn。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ikan110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