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四章 第一生产力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满格的信号字数:2313更新时间:22/10/25 06:55:05
最新网址:www.ikan110.cn
    火炮的初步成功,能够为火枪的研制提供更多的思路。

    毕竟火炮在大规模的作战中,尤其是射程和威力都有很大局限性的实心炮弹,只能起到一定的远程火力打击任务,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单兵武器的性能。

    五十一区与工部在杨浩的命令之下,加紧研究火炮小型化。

    而杨浩在其中也为这些人提供了不少的思路。

    他所能做的只是如此,毕竟他并没有真正的见过火绳枪长什么样,只能通过记忆中有限的资料为这些工匠提供一个比较正确的方向,让武器的研发少走一些弯路。

    研究武器对于工业的推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,尤其是钢铁的锻造技术,在这期间得到的很大的提升。

    相比于铁的产量,齐国的出产的铜并不多,为了节省成本,火枪的制作材料,只能优先采用钢铁来锻造。

    使用钢铁有利有弊,钢铁相对于铜而言,分量上无疑会轻上许多,但是在延展性上就不如同,这就要求工匠的锻造技术十分的高超。

    枪管的制作不同于炮管,炮管只需采用泥模具铸造的方式就可以,剩下的就是将其打磨光滑确保跑堂之内没有坑坑洼洼的地方。

    而枪管目前齐国工匠采用的是锻打技术,就是用烧红的厚铁片在铁棒上不停的锤打,但是以齐国铁匠目前的技术,并不足以完成这种高难度的技术活。

    杨浩知道,后世的枪管都是采用钻头钻出来的,在培养优秀的枪管铸造工人的同时,他也让工部研究这种钻管技术。

    毕竟钻管技术只要一实现,就可以进行流水线作业的方式,这大大的减少了火枪制作的成本。

    若是采用锻打技术,别说装备全军,就是装备一千人那所需要的军费,将会是个天文数字。

    以目前齐国朝廷的财力,还不足进行如此奢侈的事情。

    但是在流水线生产模式出现之前,最起码要生产出一百支左右的火枪出来。

    这些火枪将作为训练枪使用,为将来军队的换装储备一些优秀的教官出来。

    毕竟并非所有人都能无师自通,即便是火枪的使用方法再怎么简单,也得有人教才行。

    培养一批能投入实战的火枪手,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。

    而齐**队在这一点上,相比于后世的封建军队而言,也是有一定的优势的。

    齐军从建军的那天起,所采用的训练方式,就极其的接近近代军队的训练模式。

    只要掌握的火枪的战术,杨浩觉得,齐军从冷兵器时代,过渡到火器时代,并不是一件难事。

    唯一要担心的就是,在有限的时间里,工部能否将火器制造的成本降低。

    否则这一切美好的设想只能是空中楼阁罢了。

    杨浩用了几天的时间,和户部的官员一起,统计了以下齐国的财政。

    统计的结果的还是令人欣慰的,虽然从洪武十三年时候开始,齐国就加大了基础设施的见识,花费了不少的经费。

    但是这两年朝廷的收入也是十分客观的,并没有出现财政赤字的情况。

    觉得财大气粗的杨浩,大笔一挥,向各个科研机构拨了将近十万贯的铜钱,督促他们不惜一切代价,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。

    并且破天荒的在科研领域设立了一个名为科学贡献奖的奖项,以此来奖励那些在科学研究上上有所突破的人。

    杨浩觉得,只要齐国的国力强盛下去,这个奖项,在将来绝对能够成为比拟后世诺贝尔奖项。

    杨浩始终坚持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没有人才就不惜一切代价培养人才,大笔的经费砸下去,他就不信搞不出点东西来。

    他所会的自然科学知识,在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内,已经陆陆续续的整理完毕。

    一些普及性的知识,早就纳入到齐国初等教育的教材之中。

    至于那些更加精深的知识,只要成为高级知识分子,就能杨浩所著作的科学书籍。

    齐国的风气,已经在他将近二十年的努力下,科学技术早已经深入人心。

    加上对识字率的普及,随着知识分子的增多,说不定那天就会有天才人物灵光一闪,搞出个大新闻出来。

    就像现在在南方主持修桥的工作的东门那般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物,杨浩有无比的自信会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大齐极其开放与包容的政策,为民间的思想注入了无限的活力。

    齐人相比于周边的蛮族,在文化上有着无比的自信。

    蛮夷这个成为无疑是带有歧视色彩的,但是任何来到大齐的蛮夷,在接触了齐国先进的文化后,虽然心中不愿意承认,但是却也无法否认同自信的齐人相比,自己却是是个蛮夷。

    因此身为蛮夷,在齐国生活,就要有身为蛮夷的觉悟,那些不低调惹是生非的人,可能会遭到齐国百姓的毒打。

    而且这种事情,齐国的官府自然是偏袒本国百姓的,只要不是无故杀人,最多只是斥责一番,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
    因此那些在长安城中的蛮夷,都生活的十分低调,尽可能的将自己伪装成齐人的样子,不让自己看上去像是个异类一般。

    洪武十五年四月中旬,长安城外,新一年的春耕开始。

    农忙的时节,往往是齐国最具活力的时刻。

    百姓们都在为更好的生活而劳作,为了体现自己对农事的重视,杨浩每年在这个时候都会举行一次简单的祭天活动。

    并且带着文武官员亲自下田耕作一垄,祈求今年能够风调雨顺。

    这些年,齐国从各地弄来的农作物已经有多达十余种。

    齐国传统的那些农作物自不必多说,从那南方弄来的蔬菜种子,已经成为了长安菜农重要的谋生手段。

    蔬菜的生长周期短,在一整个夏天,能够种上好几茬之多。

    这些蔬菜,足以满足,二十余万人口的长安城日常所需。

    但是蔬菜毕竟只是蔬菜,有它可以改善生活,没它并不能影响生存。

    但是优良的农作物却不同了,这么多年,杨浩始终没有寻找到高产耐旱的农作物。

    前往美洲的探险队,已经离开将近一年之久,他们能否顺利抵达美洲,能够顺利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些东西,随着时间的推移,杨浩有些患得患失起来。


  http://www.ikan110.cn/txt/96048/27378329.html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ikan110.cn。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ikan110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