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九十四章 基础

类别:科幻灵异 作者:岭南仨人字数:2801更新时间:22/11/04 07:11:49
最新网址:www.ikan110.cn
    江南水灾过后,果然如同宋缺预料的那样,瓦岗军控制的江淮地区,出现农田大面积绝产,民众房屋也被淹没了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对于古典时代而言,这种大灾难,可以瞬间让普通农民破产。

    新历3年12月24日,  雨势稍微变小一些,在边界上,就有大批拖家带口的难民,从瓦岗军境内涌入淮南州。

    宋缺已经准备好了安置营地、粮食、取暖蜂窝煤和防疫消毒物资。

    另一边。

    在历阳城招待所的李秀宁一行人,也收到护送军官的通知,可以启程前往扬州城了。

    天街小雨润如酥,青石板路车马多。

    出了城区,  就是新港大道。

    这一条水泥路在此次暴雨中,  并没有出现任何大问题,  仍然可以畅通无阻。

    马车上,李秀宁掀开窗帘,看着繁忙的道路上,很多民众似乎并没有感受到水灾的影响。

    突然一声悠长的鸣叫,引起了她的注意力,在新港大道和港口的交界处,似乎有大批劳工在忙碌着。

    发出鸣叫的庞然大物,并不是人革联的蒸汽机,而是一头大象。

    那大象正拉着一个巨大的钢滚轮,对路面地基进行压实,现场还有另外八头大象,除了棚子里在吃草的小象,其他六头都在忙碌着。

    或者拉动斗车运输建材和土方,或者拉动压路钢滚轮。

    这是目前还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江南象,  也是东亚地区的原生象种之一。

    隋唐前期和中期,是东亚气候周期中的暖期,这个时代是美好的,  因为江南地区还有大象和犀牛,岭南地区还有东亚韩愈鳄(体型最长有六米),而且种群数量相当庞大。

    比起难以驯化的犀牛,大象倒是相对容易驯化一些。

    比如很多百越部落,就有驯养大象的习惯和技术,作为运输畜力,或者作为战象使用。

    人革联控制的地区,就要大量的百越小部落,这些部落被并入乡镇之后,会养殖和训练大象的人,就被抽调出来,组建了巨象公司。

    目前这个公司有八千多人,6個大象养殖场。

    分别是云梦泽养殖场、洞庭湖养殖场、鄱阳湖养殖场、大别山养殖场、太湖西原养殖场、扬州养殖场。

    其中有野生大象5723头、驯化大象1248头。

    至于其他地区的野生大象,也尽量驱逐到自然保护区里面。

    这上千头被养殖的大象,并没有被作为战象培养,而是作为运输畜力培养,为了避免大象被突然的寒流冻伤,养殖场还准备了棕榈和麻编织的大披,以及建立了专门的保暖场地。

    而这些大象也不是白吃白喝的,  它们必须为建设工作和运输工作,做出自己的贡献,  以体现出它们的存在价值。

    在蒸汽压路机还没有成熟,以及泥泞、河流密布的江南,大象还真用非常巨大的作用。

    为了保证这些大家伙乖乖听话,还有给它们吃一些甘蔗、香蕉和专门的牧草。

    至于采集象牙之类,除非大象老死、病死,不然是不允许锯象牙的。

    更何况人革联境内也没有象牙的需求,民众用不起,郑森等人又严禁使用象牙制品。

    大象在人革联境内的生态位,从之前的奢侈品、皮革来源,转变为运输工具和劳动力。

    前者是杀鸡取卵,后者是可持续发展。

    之前修建历阳的湖港,就有大象在其中劳动。

    李秀宁看到的大象压路机,倒是没有让她感到意外,毕竟春秋战国时期,黄河和关中平原也有大象,只是后来气候突变,加上人类的扩张,大象不得不南迁淮河流域,现如今又迁移到长江中下游。

    宋代之后,还会进一步迁移到岭南、云贵高原南部。

    不过历史在此发生了偏移,以人革联的发展观念,这些大家伙或许可以长期生活在长江流域。

    至于气候突变问题,其实全球气候总是在波动中,大象之所以一路南下,主要是因为北方的生态位已经被人类占据了,就算是气候变温暖,也没有办法返回北方了。谷榄

    郑森还在扬州养殖场见过这个时代的江南大象,发现它们并不像现代的亚洲象,而是介于现代亚洲象与鲜卑利亚猛犸象之间的过渡性物种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这些江南大象其实是有相对浓密的体毛,这显然是为了抵抗寒冷天气,而进化出来的特征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历阳新港。

    码头上又增加了三台蒸汽机,给货物装卸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。

    港口除了装卸区,还有马车木轨道、仓储区、员工宿舍、商业街。

    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,比起污水横流、一路臭烘烘的老式城市,人革联在这方面的政策,倒是让李秀宁大开眼界。

    毕竟她是贵族出身,自然不会喜欢脏乱差的环境。

    李秀宁轻叹道:“长安竟然也比不上小小的历阳城港口,人革联的实力可见一斑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以后也可以这样做。”柴绍连忙安慰道。

    但是他们不知道,有时候城市的环境问题,并不是观念问题,而是生产力跟不上,和分配不均的结果。

    比如作为地主豪强、王公贵族,他们自然有物质基础,让自己的住所干净整洁。

    可作为平头百姓,有时候并不是他们不想干净卫生,而是条件不允许。

    温饱都是问题的平头百姓,如何指望他们每天洗澡、喝热水、用肥皂?

    很多百姓连木材、木炭都用不起,每天要起早贪黑的耕田,还整天为温饱发愁,强制要求干净卫生,是需要物质基础支持的。

    人革联可以做到,不代表李唐可以做到。

    为了实现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,人革联可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比如数量庞大的管理人员、各地设置烧水堂、木炭厂、蜂窝煤厂、石灰厂。

    还有各种各样的新技术,包括饮用水粗检技术、饮用水粗过滤技术、省柴灶技术、挤压式打井技术、手压水泵技术。

    加上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大幅度提升,有充足的盐,还有相对便宜的糖、肉蛋、肥皂、其他工业品。

    是制度、技术、收入的共同作用下,才让人革联可以完成这种翻天覆地的社会进步。

    李唐这种没有经过彻底变革的封建势力,就算李渊、李建成、李世民等人有心要改变,在庞大又顽固的既得利益者面前,也注定会撞得头破血流。

    没有流血的革命,那是化疗后的癌症患者,看似活着,却只是苟延残喘罢了。

    秦朝、隋朝就是一个明显例子。

    始皇帝就是太过于心慈手软了,才会给六国贵族死灰复燃的机会,要是他当时痛下决心,直接将六国贵族全部杀了,大秦帝国至少可以再延续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而隋朝的问题,就是杨坚得位不正,北周皇族的宇文氏,竟然还在隋朝活蹦乱跳。

    其实隋朝不能看为一个单独的朝代。

    北魏—西魏—北周—隋,这一路下来,从公元386到隋朝灭亡的618年,历时232年,内部都是通过分裂、篡位而来的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下,隋朝内部残留大量的鲜卑贵族、胡化豪强、加上墙头草一般的中原大族。

    与其说隋朝是一个独立的封建王朝,还不如说隋朝是魏晋南北朝中,北魏这一脉的继承者。

    232年的固化,杨坚给杨广打了一个非常好的底子,奈何杨广眼高手低,加上他侵犯了世家大族的利益,最后落了个二世而亡的下场。

    而同样得位不正的李唐,为什么可以延续几百年。

    原因就在隋末的内部大放血,让中原分蛋糕的人少了一大半,世家大族也被洗掉一部分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隋末大放血,李唐也和杨坚那样上位,估计也逃不过二世而亡的下场。

    7017k


  http://www.ikan110.cn/txt/151340/44231509.html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ikan110.cn。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ikan110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