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三章:南阳烽烟起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寻一盟主字数:4697更新时间:22/11/04 21:59:22
最新网址:www.ikan110.cn
    荆州。

    南阳。

    原本熙熙攘攘的商队,全部退散了。

    在南北之争面前,贸易暂且退至幕后。

    诸葛亮对账目进行了清算,对于此地的贸易成果,给予了绝对的肯定。

    大汉通过贸易,获得了将近三十万金的收入。

    这是一笔超级巨款!

    “商税的收入,已经远远超过农税了。长此以往, 天下真的能够保持安稳吗?”

    诸葛亮忧心忡忡,甚至担心起未来汉室的发展。

    自商鞅变法以来,秦朝执行“重农抑商”的国策。

    大汉的法制,大都延续秦法。经过几百年的变迁,仍然具有商君法的影子。

    诸葛亮可以肯定,“重农抑商”保证了王朝的延续,稳定了江山。

    可是到了如今,世事大有不同。

    刘禅兴起商贸, 在《蜀科》的基础上,增加了《商法》。

    朝廷开始支持商贸,并且进行了推广。

    短短几年时间,商人的足迹走遍大汉十三州,甚至走到了域外。

    商人集团汹涌澎湃地壮大,毫无节制地发展。

    这是一头饥饿的巨兽,能够吞噬一切。

    包括为人的良知。

    诸葛亮肯定商人对汉室的贡献,但对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力量,也感到了畏惧。

    发自内心地,恐惧。

    他曾试图寻找办法,给商人安上枷锁,但只能利用强权,去稳定物价,逼迫所有人接受。

    万一哪一天, 朝廷走向弱势了呢?

    商人,将成为王朝的祸患、毒瘤。

    刘禅禁止商人购买田产,在一定限度上遏制了他们无序地壮大。

    但商人只要有钱,能够做的事太多了。

    他们终究会走上追求权势的道路。

    “迄今为止,商人都是汉室的助益。想以南克北, 何其难也。”

    “纵使商人有所弊端,也只能留给后人解决了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望着蔚蓝的天穹,将心态放好。

    自古以来,中原王朝都是以土地的产出为主。

    现在商税的比重逐步上升,危险的同时,也蕴藏着希望。

    以大汉起初的十三州计算,曹魏占据了九州,南方只有四州,差距太大了。

    想要克敌制胜,只能剑走偏锋。

    刘禅选择了商贸壮大国力,没有任何错误,而且值得赞扬。

    因为直百通宝完全没有生产能力,很纯粹的掠夺行为。

    商贸不同,比直百通宝要高明,最少能够促进生产发展,百姓也有所收益。

    诸葛亮细细地研究了“互市”的商贸规律,越研究越觉得里面知识的恐怖。

    浩如烟海一般!

    “报!”

    “启禀军师,紧急军情。”

    王平亲自前来汇报工作,诸葛亮不敢怠慢,神色肃然。

    “曹真率二十万魏兵,向宛城而来。”王平铿锵道。

    他是南阳太守,镇守一方。

    此前他已奉命进行坚壁清野,舍弃了一些县城,将力量集中在宛城、穰城、樊城。

    这也是南阳的三道防线,目的只有一个,阻击魏军。

    孙刘集中兵力攻打合肥地区,曹魏选择的突破口,则是南阳。

    反倒是关中、汉中地区,依旧处于对峙,谁都没有轻举妄动,等待敌人露出破绽。

    南阳的大战,将会率先爆发。

    “按照既定计划,坚守宛城。”诸葛亮沉声道。

    放弃了宛城,等于失去了南阳北部。

    诸葛亮绝对不会轻易退缩!

    一场惊世大战,将会降临。

    曹真为曹操养子,出身虎豹骑。

    这是他第一次统帅这么多军队,整整二十万!

    曹真甚至想不通,为何曹丕如此信任他,竟将如此大军托付。

    “咳咳——”

    突然一阵咳嗽声传来,打破了曹真的思绪。

    “贾公,您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曹真关切地踏上马车,俯身走了进去。

    “没事,没事。”

    “年纪大了,身体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毛病,比不得年轻时候了。”

    贾诩已经七十多岁了,气力衰减,昏昏欲睡。

    在侍女的搀扶下,他勉强支起了身子。

    “此战过后,天下再无贾文和矣。”贾诩惘然一叹,令曹真心神一震。

    “贾公,您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。”曹真上前扶着贾诩,忽感一阵心酸。

    这副躯体,已经没多少血肉了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,都已经活够了,怕什么。老夫这一生,也算是颠沛流离,至到遇见先帝,这才安稳下来。”

    “当今陛下不以老夫出身低劣,委以三公之任,位极人臣。老夫就算拼了这条性命,也要助陛下破荆州,以尽忠烈!”

    贾诩心神沉定,已有了必死的决心。

    曹丕为了稳定局势,亲自坐镇关中,以司马懿为军师,总督三军。

    曹真负责南阳,以贾诩为谋士。张辽、曹休负责东部战场,以蒋济统筹。

    此战,关乎国运,谁都不敢懈怠,都是倾尽十二分力量。

    贾诩的视线望向窗外,浩浩荡荡的行军震撼人心。

    士卒都是年轻的精锐,拥有着令人羡慕的体魄。

    此战,魏国怎么会输?

    “贾公好好歇息,如果有什么需要,尽管呼唤在下。”曹真抱拳道。

    “去吧,去吧。”贾诩目光淡然自若,陷入了深沉的回忆之中。

    宛城啊!

    承载了贾诩太多的记忆。

    他昏睡了一会,渐渐恢复了体力。

    “父亲!”贾穆迎了上来。

    “扶为父出去走走,活动活动筋骨。”贾诩吩咐道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贾穆忙前忙后,生怕贾诩摔倒磕碰。

    等到下了马车,贾诩极目远眺,郁郁葱葱一片。

    这是庄稼在生长。

    “你父亲我啊,曾在宛城为官。那时候宣威侯还在,与先帝对峙于此。”贾诩指着苍茫天地,有一股豪迈在心底滋生。

    那时候的他还很年轻,智计无双,运筹帷幄。

    屡次为张绣出谋划策,都成功应验了。

    将近三十年过去了,岁月蹉跎。

    贾诩成了几乎站不稳的佝偻老人,年愈古稀。

    “父亲,如今故地重游,有何感想?”贾穆笑道。

    贾诩笑而不语,目光深邃若渊。

    此战,能够奠定天下大势。

    谁能结束乱世,犹未可知!

    及至宛城,二十万曹军安营扎寨。

    忙忙碌碌的景象,激起了曹真慷慨的大志。

    “攻破此城,向陛下尽忠!!”

    山呼海啸的呐喊,响彻云霄。

    王平率百骑出城巡视,看到曹军的营地,便知遇到了对手。

    直到魏骑来驱逐,王平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。

    “先生,魏将曹真不好对付啊。”王平谨慎道。

    曹军的营地,深得兵法之精妙,非是等闲。

    “无妨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云淡风轻,浑然不惧任何对手。

    宛城在王平的加固下,已经成为了不弱于穰城、樊城的坚城。

    魏军想要攻下,非头破血流不可。

    诸葛亮占据了地利,又囤积了足够的粮草。

    何惧哉?

    翌日,曹真迫不及待地集结军队,迎着万丈霞光,向宛城进击。

    浩浩荡荡的气势,宛如山奔海立一般。

    “呜呜呜!”

    攻城的号角声,连成一片,将战争的恐怖气息,蔓延至全城。

    “攻城!!”

    魏军决然地冲锋,向着宛城进击。

    诸葛亮姿容俊逸,赫然立于城墙上,身后的大纛猎猎作响。

    他的身旁站着一将,魁梧威严。

    正是从成都调遣来的马岱,他如今以将军的身份,参与了此战。

    终于不必守着后方了!

    望着无边无涯的魏军,马岱目光沉定,拳头捏紧。

    他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一股大势了!

    曾经马岱也是一方勇将,随着马腾、马超纵横西凉。

    现在,他要重拾曾经的荣光,将自己的才能绽放出来。

    此战,便是他的机会!

    等到敌军冲锋至城下,王平举起了手臂,气势陡然一变。

    “预备!!”

    一辆辆弩车排列出来,散发出森然的气势。

    这是诸葛连弩,能够连发十矢,为绝对的神兵利器。

    此战,是诸葛连弩第一次爆发神威。

    “放!!”王平怒吼道,将军令传达下去。

    霎时间,嗡声轰然一炸,遮住天地之间的一切回响。

    破空声笼罩而下,无数的惨叫升腾而起。

    “举盾!”魏军嘶吼着,举起一面面盾牌。

    咔擦!咔擦!

    木屑纷飞,木盾四分五裂。

    唯有铁盾,能够稳住身形。

    惊人的血腥气弥漫,地面上一排排的锋锐弩矢嵌入地面,发出嗡嗡声。

    一些尸体被钉在尘埃中,被后续的人影践踏,骨骼碎裂。

    “杀!”

    战斗,爆发了。

    诸葛连弩无情地收割着,将杀戮延长出去。

    很多曹兵都没有反应过来,便成为了亡魂。

    诸葛亮姿容俊逸,在城墙上独树一帜。

    他已经见惯了杀戮,神色淡然自若。

    城墙上的每一名士卒都是如此,乱世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了。

    普通百姓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,何况是舔刀口生存的军卒?

    他们只在乎胜利,以及荣耀。

    生死早已看淡!

    王平指挥有方,调度士卒、查漏补缺,都是得心应手。

    军队的数量丝毫不影响他的指挥、防守,仿佛天生就是吃这碗饭。

    诸葛亮没有下达任何命令,曹军便连城墙都上不来。

    “阿斗慧眼识金,竟能提拔此人。”

    起初王平可是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!

    后来在刘禅的逼迫下,他才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学习,勉强读懂了兵法。

    战斗只持续了三个时辰,曹真便鸣金收兵。

    他已经试探出了城池的防守强度,除非攻城器械齐备,否则他不会再来攻打了。

    “蜀军的连弩非常可怕,或许得到了秦弩的精髓。”曹真心有余悸道。

    守军连弩多,那么他只能打造更多的井阑车,占据高度优势,进行压制。

    曹真在心中筹谋着,殊不知贾诩已经为他考虑好了一切。

    “井阑车再多,也很难短时间内破城。不如分兵占据各县,将南阳百姓全部迁徙至此。”贾诩沉声道。

    曹真心神一震,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态。

    “放心,普通百姓罢了,没必要杀人。只是以此行动,瓦解城内的军心。”

    “刘备不是自诩为天下万民吗?若守军不救百姓,大义必破。”

    “更何况,城内守军有不少南阳人士,百姓之中还有他们亲人在内。”

    贾诩说的云淡风轻,但曹真明白执行的过程,必然会出现杀戮。

    迁徙百姓,说得轻松,实际上也要经历血雨腥风。

    故土难离啊!

    但曹真依旧执行了,因为蜀军的军心,给了他很不好的预感。

    那一种精神面貌,本不该存在。

    他们完全是被欺骗了!

    以欺骗,去获得士卒的信任,很符合刘备的风格。

    曹真要打破这一股风气,将压迫感抵消。

    于是,无数的曹军出动,将手无寸铁的南阳百姓迁徙、聚拢。

    无数的百姓破口大骂,都无济于事。

    这是天下之争,没有人会心慈手软。

    魏军给出的措辞是,让百姓换个地方,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
    百姓们不傻,他们纷纷逃出城池,奔向深山老林。

    他们对敌军的痛恨加深,对汉军的无所作为,也充满了怨念。

    王平只能眼睁睁看着,偶尔派遣一支精锐,出城救援百姓。

    只可惜,这样的做法,只是杯水车薪罢了。

    “苍天啊!南阳好不容易稳定了几年,为何要这样对待我们?”

    “天下何时才会太平?”

    百姓们痛哭流涕,哀叹着命运的不公。

    他们满目沧桑,犹如行尸走肉一般。

    有血性的青年,爆发了反抗魏军的行动。然而,手无寸铁的他们,又怎是全副武装的魏军对手,很快被平定了。

    迎着各种怨毒的目光,贾诩丝毫不惧,甚至叮嘱道:

    “莫要伤了无辜的百姓。”

    众将士无不肃然。

    贾诩简单的一句话,已经可以决定数十万人的生命了。

    这就是权势!

    他已经没有了年轻时候的疯狂,天下的秩序也趋于稳定。

    曹操一世之雄,却三屠徐州,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太多的隐患。

    没一个长命的!

    现在已经不兴屠戮了。

    但贾诩的所作所为,依旧让宛城蒙上了一层阴郁。

    诸葛亮已经提前撤走了大量的百姓,但仍然有人选择留下。

    否则魏军迁徙的百姓,将远远超过十万众。

    “先生,咱们该如何反击?”马岱眸光煜煜。

    魏军倒行逆施,惹得天怒人怨。若不给他们教训,何以稳定军心?

    守军的眼睛几乎能够喷出火焰!


  http://www.ikan110.cn/txt/159233/44242013.html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ikan110.cn。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ikan110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