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二章:商贸发展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寻一盟主字数:4867更新时间:22/11/04 21:59:22
最新网址:www.ikan110.cn
    “在下姜维,字伯约,见过殿下。”

    姜维龙翔凤翥,一双眼眸煜煜,说话清清爽爽。

    “你可愿意效忠汉室?”刘禅直言不讳道。

    姜维出身天水姜氏。年少丧父,侍奉母亲,崇拜儒家大师郑玄。

    今年二十四岁!

    “在下愿为肝脑涂地, 死不旋踵。”姜维沉声道。

    “善。”刘禅遂把姜维带在身边,委以重任。

    今西凉初定,刘禅有很多政务需要处理。

    但大部分都交给了糜威,他只负责掌控大局。

    刘禅提拔了一部分西凉籍贯的臣子,包括苏衡、麴英、邻戴等人,皆位列郡守。

    这些人都是地方豪强, 有属于自己的势力。

    刘禅任用他们, 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。

    一旦苗头不对,他们很容易反叛。

    他们的忠诚,永远是向着自己的利益。

    只要汉室维持强大,他们比任何人都忠心。

    倘若朝廷衰弱,很容易出问题。

    然而。

    刘禅没得选择!

    西凉不是乱了几年,几十年,而是几百年都如此。

    只有豪强,才能制衡豪强。

    拉拢一批,打压一批,消灭一批,维持均衡之道,即为正解。

    既然都要提拔,为何不能选择苏衡等人呢?

    好歹他们为汉室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。

    刘禅没理由打压他们,反而要重用, 以显天恩。

    只要他们遵守朝廷的规则,刘禅也不会为难他们。

    人事任命,在很大程度上,能够稳定政治。

    刘禅相信,接下来几年,西凉一定是太平的。

    接下来,就看汉室如何彰显武威,将他们狠狠地绑架到一辆战车上。

    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    商贸发展的意义,恰恰在于此。

    曹魏占据的地盘大,却没有汉室的恩惠多。

    刘禅有钱有粮,自然有人替他卖命。

    这也是他竭尽全力,发展商贸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自古以来,王朝都是重农抑商,对商业的打击,极其沉重。

    刘禅也知道商业发展到最后,会成为洪荒勐兽。

    他不可能相信商人的良心!

    但若是没有商贸,没有商人。

    汉室如何崛起?

    益州、荆州的物产,远远比不上北方。

    曹魏占据辽阔的地域,人口众多。

    常规手段,根本无法动摇!

    唯有利用商贸,掠夺他们的财富,才能形成一种均衡之势。

    扩大自己的实力!

    土地的产出比不上曹魏怎么办?

    以商业进行弥补!

    一直跟曹魏比拼土地生产,汉室只会越来越疲弱。

    此次北伐, 汉军能够坚持这么久, 正是因为准备了充足的物资。

    汉军没有后顾之忧, 只需要考虑如何对敌。

    现在通过西凉北部地区,汉室与鲜卑展开了贸易。

    不过很快,战马的进口受到了北方的抵制。

    鲜卑也不傻,不可能将大量的战马,卖给中原王朝。

    再加上魏国竭力拉拢步度根,步度根已经逐渐走向亲魏的道路。

    汉室成为了步度根的“备胎”。

    至于轲比能,在鲜卑中算是“雄才大略”,还知道联合其他部落,禁止出口战马。

    北方的贸易,出现了些许的停顿。

    南方似乎也出现了一些混乱。

    扶南国同样与江东取得了联系,无形中减弱了与蜀中的联系。

    各方的贸易战争,悄然在展开。

    所幸汉室还有南方丝绸之路,源源不断地为朝廷提供财富。

    刘禅听说谯周已经返回了成都,成为了英雄。

    他带回来了一批翻译人才,能够讲诉梵语、大夏语等等。

    这意味着朝廷可以培养专业的人才,对贵霜进行友好地交流、往来了。

    波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,竭力促成与汉室的往来。

    他派遣使团跟着谯周回来,进行友好的访问。

    刘备接待了他们,正式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。

    为了巩固贸易路线,以及掌控更多的领地。

    贵霜王波调宣布南征。

    他集结了二十万大军,攻打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城邦,对他们进行殖民统治。

    贵霜的目的是将势力范围,囊括整个丝绸之路。

    一些城邦成为了刀下亡魂。

    波调也因此统合了各部,将国内的矛盾,转移了出去。

    因此,对于与汉室的交往,他显得极为上心,礼数周到,贸易也愿意让汉室占些许优势。

    谯周成为了成都炙手可热的人物,为文武百官所敬仰。

    他带回来了大量的贵霜书籍,进行翻译,企图加深彼此的联系。

    刘禅无语了,他亲自写了一封信,专门交给谯周,告诉他应该传播儒家文化到贵霜。

    而不是去贵霜捡破烂回来。

    谯周这才恍然,尽心尽力翻译儒家典籍,准备占据文化输出的主导地位。

    这些刘禅都帮不上忙,他特地叮嘱了谯周,一定要培养一批专业的翻译人才。

    以后说不定会用上。

    蜀中的商队,也通过贵霜的领地,向西方蔓延。

    帕提亚(安息)已经没落,现在是萨珊(波斯)王朝崛起的时代。

    蜀中的商人是第一次前往这么远的地方,进行试探性交流。

    就目前来看,效果还不错。

    到了汉章武六年(226)春。

    马超纵横西域,平定诸国。

    西征军驱逐了曹魏的官员,设立新的西域都护府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汉室的领地,与贵霜王朝在西边再次接壤。

    波调也没有让刘禅失望,打通了南方的通道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两个大国,第一次实现亲密无间的交流。

    这是划时代的壮举!

    通过这两条道路,汉室的商贸飞速地发展。

    各行各业,都在竭尽全力地发展产能。

    大量的商贸物资,通过南北丝绸之路,运输至西方世界,成为了畅销品。

    曹丕继续宣布抵制蜀锦。

    可遗憾的是,刘禅根本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这样的制裁,根本没有用。

    因为丝绸之路开通以后,蜀中的生产力就跟不上了。

    蜀锦的畅销程度,超乎想象。

    就连一直友好的江东,都很难买到蜀锦。

    价格十分高昂!

    以江东的产业,很难进行消化,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支柱产业。

    现在大冶铁矿的生产,还有一半销往江东。

    孙权为了换取足够的铁矿,煞费苦心。

    他需要赚取足够的“外汇”,这可真是难为他了。

    蜀中可不收“大泉五百”“大泉一千”这样的玩意。

    孙权只能收割收割江东的世家大族,以及商贾。

    江东百姓也是怨声载道。

    但孙权为了获得充足的财政,“大泉”计划必不可少。

    因为铸币是来钱最快的。

    反观蜀中,已经限制了“直百通宝”的铸造。

    现在正通过强大的生产力,以及强大的贸易,消化这些通胀。

    直百通宝在铸造之初,便已经完善了工艺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除了面额比较大以后,它不是“劣币”。

    没有粗制滥造,完全符合流通的工艺。

    只是民间不需要这么大额的货币罢了。

    但随着生产力的爆发,经济的发展,普通百姓也有机会使用直百通宝了。

    长此以往,直百通宝有可能真正成为流通的货币。

    而摆脱以前的“收割”属性。

    只要朝廷能够稳住发育,将社会稳定下去。

    以及。

    无限地扩张市场!

    凉州,就是最大的市场。

    刘禅想掌控羌人,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汉室效力。

    普通的游说、教化,以及胁迫都是没有意义的。

    汉室对西凉拥有几百年的统治历史,无一不在证明,这些措施容易失败。

    或许能够稳定一段时间,到了最后一定会崩塌。

    纵使朝廷处于最强盛的时期,羌人说造反,还是会造反。

    他们只管自己过得快活快活,其他的都靠边站。

    至于朝廷是否强大,只是他们参考的标准之一。

    刘禅决定使用“市场经济”。

    他要将西凉市场化,用商贸的繁荣,去绑架他们。

    实现利益的互通!

    简单地说,就是让他们参与到生产、商贸中来,形成利益的链条。

    官府通过掌控各种各样的商品,与羌人形成一种羁绊。

    不可割舍的羁绊。

    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茶叶!

    这种看似平平无奇的商品,却对游牧民族有着巨大的吸引力。

    茶叶可以去除一些异味,比如羊膻味。

    刘禅还可以进口、种植一些香料,增强肉类的口感等等。

    这些都需要通过商贸进行延伸,进而影响到羌人的饮食习惯。

    只要循循善诱,何愁不能掌控他们?

    现在,凉州即是一块蛋糕。

    蜀中商人、荆州商人,都迫不及待地入场。

    这就是刘禅开拓市场的机会!

    只要商人用得好,发展没烦恼。

    刘禅决定将主要的利益,掌控在自己手中。

    剩下的旁枝末节,才是留给底层的商人。

    他安排糜威,总揽了盐铁的生意。

    荆州、蜀中的粮引,也将成为刘禅制衡商人的重要手段。

    谁能将商品贩卖到西凉,谁就能获得足够的利益。

    只有刘禅能够颁发许可证!

    商人想无序地扩张,这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他们的头顶,永远需要枷锁,否则容易成为祸患。

    刘禅将利益的大头捆绑以后,才向各大商人颁发邀请函。

    拍卖粮引、盐引、茶引等等。

    这一次刘禅很大方,直接安排一郡之地作为销售点。

    例如,某个商人拍卖到武威郡的盐引,那么他便可以从官方渠道,购买到食盐,然后到该郡贩卖。

    以前都是精确到县。

    一个商人的领地,也就一县,或者两三县而已。

    这就足够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了。

    因为食盐永远是刚需。

    朝廷垄断了盐铁,又没有完全垄断。

    主要的生产,还是由朝廷完成,拥有定价权。

    但运输、零售等繁杂的途径,还是交给商人去操心比较好。

    这是刘禅制定的商贸策略,往后还在不断地完善。

    盐铁、粮食的价格,也会设置最高价,不会任由商人掌控市场。

    官方也会进行零售,不过在运输等成本上,难免比较高。

    通过此次大型拍卖,刘禅轻而易举地收益了十万金。

    这还只是入场券。

    今后商人们购买商品、运输、贩卖等环节,也会为朝廷带来一笔丰厚的税收。

    现在刘禅已经不需要铸造直百通宝来窃取财富了。

    汉室占据益州、荆州、凉州三地,产业在做大做强。

    更需要维护的是信誉!

    朝廷的金融信誉,正在刘禅的努力下,一点点地攀升。

    除非战争降临,否则直百通宝将会一直维持现在的流通数量。

    这有利于稳定经济!

    经济发展起来,能够促进军事的发展。

    大量的商人抵达凉州,进行各种各样的贸易。

    促进了凉州的繁荣。

    身为凉州刺史,刘禅当然很高兴,给予了最大的支持。

    为了防止商人忽悠羌人,疯狂压低皮货的价格。

    刘禅让所有的贸易,都在市场进行。

    由官府进行监督!

    这种情况,在以往经常发生。

    也就是商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,谋取不正当的交易。

    损害到了羌人的利益。

    这些羌人一根筋,不懂得商人的花花肠子。

    他只要发现上当,二话不说动手杀人。

    亦或者等待商人出城以后,进行劫掠。

    刘禅认为这些商人活该,但会引起信任危机。

    一次两次还能镇压,次数多了呢?

    官府到底管不管?

    但为了这些奸商,大动干戈,又不值得。

    因此,刘禅做出了重要的规定。

    任何人,不得私下交易商品。

    纵使商人忽悠羌人私底下贸易,被官府发现后,会直接以偷税漏税为由,逮捕这些商人。

    并且在他的行商通牒上,记录上一笔不良贸易。

    这行商通牒,相当于商人的身份证。

    地方官府保留一份,商人保留一份。

    谁敢私自抹去,剥夺行商资格。

    因此,现在只要看一名商人的通牒,即可初步判断这个商人的品行怎么样。

    这么做也会有漏洞可以钻。

    但在刘禅看来,他能做到的,也只有这样了。

    毕竟现在讯息非常闭塞,很难做到相通。

    他建立起来的诚信体系,必须坚定地执行下去。

    在商人们的活跃下,羌人的牛羊,以及皮货生意爆火。

    这是刘禅给他们带来的第一波重要收益!

    只有让商品流通了,才能有价值的收获。

    荆州、益州商人的素质,也明显有所提高。

    一些破坏规则的人,也会被规则所淘汰。


  http://www.ikan110.cn/txt/159233/44525106.html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ikan110.cn。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ikan110.cn